德城法院: “心理診療”訴前化解止紛爭

德城法院加強一站式建設,提升訴源治理實效

“心理診療”訴前化解止紛爭

德州新聞網訊(記者董建新通訊員李淑英)“謝謝法官和調解員,讓我們認識到家庭矛盾給孩子帶來的傷害,我們以后一定和睦相處,不再鬧別扭了?!苯眨斒氯烁赌撤驄D專程來到德城區(qū)法院,對速裁庭法官李潔、人民調解員武曉霞妥善化解夫妻矛盾,挽救破碎家庭表示感謝。

該案中,男子付某與妻子張某已婚多年,育有一子。然而,付某性格暴躁,經常與妻子發(fā)生口角,導致張某出現精神衰弱等癥狀,最終不堪忍受,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

該案進入庭前調解程序,李潔迅速介入了解案情。由于女方對男方懷有很深的芥蒂,選擇避而不見,調解工作一度擱淺,正在上初中的孩子也因此出現了自閉、抑郁前兆。

經過多方努力,李潔終于將當事人以及孩子一起邀請到法院,聯(lián)系身為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的武曉霞一對一談心。武曉霞從男方性格入手,對他長期給家人造成的心理傷害進行深刻剖析。隨后,武曉霞又從心理學角度消除孩子心中的恐慌不安,消除女方內心的焦慮,郁結得以紓解。最終,付某認識到自身問題,向妻子誠懇道歉,張某也表示愿意和好并撤訴,一家三口相擁落淚。

“隨著經濟社會發(fā)展,各類矛盾的起因愈發(fā)復雜多元,心理輔導介入往往可以收到良好效果?!崩顫嵔榻B,德城區(qū)法院將心理疏導與法院司法職能相結合,創(chuàng)新“心理診療”模式助力糾紛化解,為多元解紛注入源頭活水。

截至目前,德城區(qū)法院共擇優(yōu)吸納17個專業(yè)調解組織、76名人民調解員入駐,根據調解員特長進行類案調解。在“專業(yè)人調專業(yè)案”的基礎上,又聘請8名心理咨詢師作為人民調解員嵌入審判、執(zhí)行團隊,構建“法官+心理咨詢師+密切聯(lián)系人”調解新格局。通過引入“心理診療”機制,將現代心理學融入糾紛化解全過程、各環(huán)節(jié),著重對婚姻、家庭、教育等領域的糾紛進行溫情式、柔性化情緒疏導。

在法官指導下,心理咨詢師運用“傾聽、共情、捕捉、引導”四部曲,把脈診斷不同糾紛背后的情感糾葛及心理病灶。耐心傾聽糾紛方訴求,讓雙方進行初步情緒宣泄,對當事人心理狀態(tài)形成初判。通過訪談、咨詢等方式,心理咨詢師對當事人或關系人的家庭情況、教育程度、性格習性等進行了解,幫助當事人分析矛盾產生的心理原因、家庭原因,并根據自身的專業(yè)知識、工作經驗給出建議,通過案例分享等形式引導當事人理性思考、理性選擇,促進案結、事了、人和。

在線上調解中,德城區(qū)法院注重向信息化借力,利用互聯(lián)網法庭、遠程調解室、微信小程序等平臺,邀請心理咨詢師“線連線”“屏對屏”與當事人溝通交流,及時掌握心理變化、糾紛動態(tài),適時予以心理、法律雙干預。2022年,專業(yè)調解團隊共進行電話、微信、網上心理干預2萬余次,化解案件600余件。

德州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德州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德州新聞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德州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德州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鑒于本網發(fā)布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因作者聯(lián)系方式不詳或其它原因未能與著作權擁有者取得聯(lián)系,著作權人發(fā)現本網轉載了其擁有著作權的作品時,請主動與本網聯(lián)系,提供相關證明材料,我網將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