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產婦要注意心理“防疫”

孕產婦要注意心理“防疫”

□本報記者唐志梅本報通訊員孫星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孕產期是女性生理保健的重要階段,也是心理保健的關鍵期。此時,內分泌激素的變化比較大,更容易出現抑郁、焦慮等心理問題。孕產婦該怎樣調節(jié)好情緒,呵護好自己的心理健康?德州市婦幼保健院心理健康門診醫(yī)生季冬建議,要正確看待心理變化,學會自我調節(jié),爭取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季冬表示,面對突如其來的變化,處于特殊生理時段的孕產婦更容易產生緊張情緒。如果再加上對疫情不正確的認知,會造成自身不必要的恐慌。因此,孕產婦首先要客觀、真實地了解疫情的相關信息,不信謠、不傳謠,從官方渠道了解疫情信息。其次,應從行動上積極做好防控措施,進行常規(guī)產檢時佩戴好口罩,做好個人防護,勤洗手、勤消毒。要正確看待心理變化,接納負面情緒的同時進行適度調節(jié)。

如何在孕產期保持積極樂觀的心理呢?季冬建議,孕產期情緒波動比較大是正?,F象。要學會識別、接納當下的情緒。當意識到自己焦慮、抑郁的時候,可以明確地告訴自己“我現在很不舒服”“我很煩”。當情緒被識別后,它的破壞力就會降低很多。要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均衡合理膳食、適當運動、足量睡眠,這些對穩(wěn)定情緒、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都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其次,制訂每日任務清單,建立相對穩(wěn)定的生活秩序。有序的生活節(jié)奏感可以使人情緒穩(wěn)定。特殊時期,孕產婦更多時間只能在家待著,如果把注意力集中在疫情負面信息上,情緒就會更加糟糕。因此,不妨給自己做一個每日清單,安排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活動,比如學習孕期營養(yǎng)、自然分娩、育兒等知識,做孕期保健操,適度追劇、看電影、做手工等。

最后就是家人支持,為孕產婦營造溫馨和睦的家庭氛圍。家人要重視和關心孕婦心理變化,尤其是丈夫,要理解孕產婦比一般人群更易遭受疫情困擾的情況,耐心傾聽她們的恐懼和擔憂,給予積極反饋。同時家人應鼓勵她們傾訴煩惱,言行要更加體貼、關愛、溫情。家人也可以引導孕產婦學習自我放松的訓練方法,通過調整呼吸(深而緩的呼吸)、冥想、肌肉放松等,緩解緊張焦慮的情緒。

德州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德州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德州新聞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德州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德州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鑒于本網發(fā)布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因作者聯系方式不詳或其它原因未能與著作權擁有者取得聯系,著作權人發(fā)現本網轉載了其擁有著作權的作品時,請主動與本網聯系,提供相關證明材料,我網將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