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 畫□張淑清


  父親喜歡年畫。
  小時候一到臘月,家家戶戶磨豆腐、蒸饅頭、殺豬宰羊,大紅燈籠高高掛起時,父親將兩筐尖把梨用獨輪車推到鄉(xiāng)農貿集市賣,換了錢置辦年貨,而年貨里面總少不了的就是年畫。
  父親貼年畫,我刷漿糊。其中圖文并茂的連環(huán)畫最吸引人,比如《林海雪原》《穆桂英掛帥》《西游記》等。
  后來我愛上寫作,大約受年畫的熏陶,年畫于我,仿佛是我文學啟蒙的導師般。
  積攢舊年畫是我的樂趣。從叔伯嬸娘手中要來撕掉的舊年畫,按照故事發(fā)展順序,剪成一張張,央求母親用針線串在一起,整整齊齊地碼在我睡覺的炕頭。
  冬天夜長,母親早早將我們趕進被窩,借著煤油燈的光,打開舊年畫一頁一頁有滋有味地看著,常常是在母親搓玉米棒子的沙拉沙拉聲中沉入夢境。
  讀中學后,家鄉(xiāng)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幢幢紅磚瓦房拔地而起,取而代之的是塑料掛畫。我們家也翻新了瓦房,父親仍糊報紙貼年畫,但有故事畫面的年畫徹底消失了,心里便覺少了一道風景。
  如今遠離鄉(xiāng)村,超市商場找不著紙質的年畫,位于新樓房的家里貼著壁紙,兩幅駿馬圖,一張裝裱在相框里的油畫,這些畫仿佛空氣,不走心。
  滄海桑田,世事變遷。一沾到年字,脈管中都是小時候讀年畫過大年的暖意。沿著這些往事的底片,我不會失去走回原鄉(xiāng)的路。
  家鄉(xiāng)和父親,活成了我生命中永不褪色的年畫。

德州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德州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德州新聞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德州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德州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鑒于本網發(fā)布稿件來源廣泛、數(shù)量較多,如因作者聯(lián)系方式不詳或其它原因未能與著作權擁有者取得聯(lián)系,著作權人發(fā)現(xiàn)本網轉載了其擁有著作權的作品時,請主動與本網聯(lián)系,提供相關證明材料,我網將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