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刮痧是傳統(tǒng)的自然療法之一。它是以中醫(yī)針灸中皮部理論為基礎,用器具(牛角、玉石、火罐)等在皮膚相關部位刮拭,以制造出血性痧疹的方式達到疏通經(jīng)絡、活血化瘀之目的。這種療法可以追溯到《靈樞·經(jīng)脈篇》,明代郭志邃著有《痧脹玉衡》一書,完整地記錄了各類痧癥百余種?! ?br> “刮”,大家都可以理解,就是一個手法動作?!梆稹?,是什么想必大家還不甚了解。那咱們先解釋一下什么是痧。痧,中醫(yī)術語,是指皮膚表面出現(xiàn)的色紅如粟的疹子:如風疫出現(xiàn)的疹子叫風痧;猩紅熱出現(xiàn)的疹子叫丹痧。痧是因感受風、寒、暑、濕、燥、火之邪或疫癘之穢濁所出現(xiàn)的一些病癥,是一種毒性綜合反應的臨床癥狀,也是病理陽性反應物的一種。臨床上很多疾病都有發(fā)痧現(xiàn)象,因此有“百病皆可發(fā)痧”之說。而這里討論的刮痧則是用特定的工具在體表的某些特殊部位施以特定手法,使皮膚局部出現(xiàn)片狀或點狀瘀血或出血的刺激反應,這種皮膚形態(tài)和色澤的變化,有時類似上面介紹的痧。所以我們用刮痧來命名這種治療,刮出來的痧也叫痧痕。常見的痧痕包括體表局部組織潮紅、紫紅、紫黑色瘀斑或點狀紫紅色小疹子,并經(jīng)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熱感。
刮痧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治療全身濕氣遏郁,淺表脈絡閉阻功能失調的手段。具體說來,刮痧可調節(jié)肌肉的收縮和舒張,使組織間壓力得到調節(jié),以促進刮拭組織周圍的血液循環(huán),增加組織流量,從而起到“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的作用。刮痧還對內臟功能有明顯的調整平衡作用,如腸蠕動亢進者,在腹部和背部等處使用刮痧手法可使亢進受到抑制而恢復正常。反之,腸蠕動功能減退者,則可促進其蠕動恢復正常。刮痧也可舒筋通絡,凡有疼痛則肌肉必緊張,凡有肌緊張又勢必疼痛,它們常互為因果關系。刮痧可以加強局部循環(huán),使局部組織溫度升高,提高局部組織的痛閾,使緊張的肌肉得以松弛,則疼痛和壓迫癥狀也會明顯減輕或消失?! ?br> 刮痧還有一件必不可少的東西——刮痧藥油。藥油是具有特定藥效的刮痧介質,主要是一些活血通絡、解毒透疹的藥物,比如紅花、桃仁、紫草、金銀花、連翹等,通過油類萃取或浸泡,制成刮痧藥油。這種介質,不僅能潤滑皮膚、保護皮膚,還能起到幫助排解脈絡病邪的作用?! ?br> 如果掌握適當?shù)墓勿鸺记?,大多?shù)人都可以應用中醫(yī)刮痧術取得很好的保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