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余國300多件古代玻璃藝術品亮相敦煌

新華社蘭州8月9日電(記者張玉潔)《琉光溢彩——平山郁夫絲綢之路美術館藏古玻璃器珍品展》8日晚在敦煌莫高窟開幕。來自絲路沿線37個國家的325件古代玻璃藝術品,展現出古代多元文化的交流互鑒。

此次展出的古代玻璃藝術品均來自日本平山郁夫絲綢之路美術館,展品來源地西起羅馬、東至日本。日本畫家平山郁夫生前十分關注絲綢之路文明,他的足跡遍布敦煌莫高窟、阿富汗巴米揚石窟、柬埔寨吳哥窟等眾多絲路遺跡。

據介紹,距今三四千年前,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就曾有玻璃??脊艑W家在伊拉克的一處遺跡中,曾發(fā)現玻璃制成的圓筒型印章以及玻璃塊。在人們的印象中玻璃較為廉價,但在古代,玻璃是少數人才能使用的奢侈品。起初,人們用玻璃制作串珠等裝飾品,后來有了用來盛放香料、香油等的玻璃器皿。隨著生產能力的提高,玻璃成為絲綢之路上的一種商品,從西亞銷往歐洲。玻璃制作技藝也隨之流行開來,因各地原料、審美等方面的不同,玻璃有了不同特質。薩珊王朝流行玻璃碗,拜占庭帝國將玻璃作為建筑材料,伊斯蘭玻璃可以做照明用具、醫(yī)療器具等。

敦煌研究院黨委書記趙聲良說:“這次展覽專門遴選了古代絲綢之路上的玻璃藝術品,從中可以看出古代絲綢之路沿線各民族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以及多元文化交流互鑒的歷史。”

此次展覽是甘肅省疫情防控常態(tài)化后的首個大型國際文物展,由敦煌研究院與平山郁夫絲綢之路美術館共同舉辦。展覽將持續(xù)到11月10日。(完)

德州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德州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德州新聞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德州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德州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鑒于本網發(fā)布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因作者聯系方式不詳或其它原因未能與著作權擁有者取得聯系,著作權人發(fā)現本網轉載了其擁有著作權的作品時,請主動與本網聯系,提供相關證明材料,我網將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