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網川渝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工程投運

27日從國家電網公司獲悉,我國西南地區(qū)首個特高壓交流工程——國家電網川渝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工程建成投運。該工程作為我國首個高海拔特高壓交流工程,是繼晉東南—南陽—荊門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后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標志性工程。

川渝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工程是國家“十四五”電力發(fā)展規(guī)劃重點項目,工程總投資286.31億元。工程途經四川甘孜州、雅安市、眉山市、樂山市、內江市、資陽市和重慶潼南區(qū)、銅梁區(qū)等8個地市(州、區(qū)),新建1000千伏線路1316公里。工程在四川、重慶兩地新建甘孜、天府南、成都東、銅梁4座1000千伏變電站,變電總容量2400萬千伏安。工程投運后,我國西南電網的主網架電壓等級從500千伏提升到1000千伏,每年最大可從川西等地向四川、重慶負荷中心輸送清潔電能350億千瓦時,相當于近1000萬戶家庭1年的生活用電量,對保障今冬明春及未來西南地區(qū)電力安全可靠供應、增強川西地區(qū)電力送出能力、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和發(fā)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高海拔特高壓輸電技術創(chuàng)新突破、帶動上下游產業(yè)及服務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fā)展意義重大。

作為我國首個高海拔特高壓交流工程,川渝特高壓建設面臨技術“創(chuàng)新區(qū)”、施工“無人區(qū)”和地域“空白區(qū)”的全新挑戰(zhàn)。設計科研團隊針對高海拔、重覆冰特點,先后開展145類科研和工程驗證試驗,首次攻克空氣間隙、外絕緣、電磁環(huán)境等高海拔特高壓關鍵技術,首次研制出全套高海拔特高壓交流設備,首次研發(fā)采用10分裂導線、金具和新型放線設備工藝,首次采用“八腿式”門型輸電鐵塔,為后續(xù)高海拔和重冰區(qū)工程奠定了堅實基礎。

目前,國家電網公司已累計建成“22交16直”38項特高壓工程,電網大容量、遠距離輸電能力顯著提升,“西電東送”“北電南供”規(guī)模不斷擴大。(記者張翼)

德州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德州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德州新聞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德州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德州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鑒于本網發(fā)布稿件來源廣泛、數(shù)量較多,如因作者聯(lián)系方式不詳或其它原因未能與著作權擁有者取得聯(lián)系,著作權人發(fā)現(xiàn)本網轉載了其擁有著作權的作品時,請主動與本網聯(lián)系,提供相關證明材料,我網將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