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時期平原人劉靈哲——孝義雙全 至性人生

□宮玉河

百善孝為先的古訓根深蒂固,深刻影響著中華民族的行為方式。清乾隆《平原縣志·人物志·孝義》就記載了南北朝時期的將軍劉靈哲,母慈子孝、長幼有序、安分守己。其事跡感人至深,令人動容。

劉靈哲(446年—494年),字文明,平原(山東省平原縣)人,出生在南朝宋時期。出仕后,曾任南朝宋王國常侍,齊郡太守,前軍將軍,巴西、梓潼二郡太守,西陽王左軍司馬,官至兗州刺史。

劉靈哲出身于南北朝時期的南朝劉氏大家族,漢膠東康王劉寄后裔。先祖劉植,為平原太守,遂定居平原。曾祖劉昶,在宋武帝劉裕滅南燕平齊州后,被任青州治中(州刺史副職),官至員外常侍。父劉懷珍,字道玉,南朝宋、齊著名將領、開國功臣。懷珍自幼沉穩(wěn)謙虛,不好喧嘩,被伯父稱奇,因他而對家族興盛寄予厚望。入仕后,功勛累累,從不居功自傲。去世后,謚號“敬侯”。

如此良好的家風傳承,無疑對劉靈哲的為人處世產生重要影響。

史載劉靈哲兩則孝行。

一是侍母情深。某年,其生母患病,劉靈哲憂心如焚,不但細心護理,還暗暗祈禱,期望母親早日痊愈。也許這樣虔誠的心感動了神靈,一日,竟夢見一黃衣老者拿著一樣東西對他說:“食此可愈?!膘`哲驚醒后,感覺枕下異樣,一摸,果然有一味藥,趕緊給母親吃了,隨后,母親的病就好了。

此藥究竟為何物?史料稱“藥似竹根,種于齋前,葉如蓖花”,大致是嫩竹筍吧。

《本草綱目》載:竹筍,味甘,微寒,無毒。治消渴,利膈下氣,化熱、消痰、爽胃。從這里看出,竹筍確實是一味自然良藥。

二是舍財贖親。泰始年間(465年—471年,南朝宋明帝年號),由于北魏不斷向南攻城略地,靈哲的嫡母崔氏以及兄長的兒子劉景煥陷入北魏的控制之下。雖不是自己的親生母親,可劉靈哲依然粗繒布衣,不聞絲竹,以表憂思。永明元年(483年),劉懷珍去世,按照當時的“政策”,當由后代承襲爵位,按制應由劉靈哲承襲,他卻堅辭不受。他說,因為兄長的兒子在北方,不知死活,自己不能僭越名分承襲爵位。此舉連朝廷也認為他很仗義。

為救嫡母與侄兒南歸,劉靈哲把財產全拿出來,去贖回嫡母和景煥,卻多年不成。可想而知,劉靈哲的父親劉懷珍為南朝著名將領,和北方作戰(zhàn)多年,妻兒落入敵手,對方豈能輕易放過,干脆作為“人質”,以達到某些目的。

南齊武帝蕭賾很是同情和感動,于是,他出面請北魏使者告訴當政的孝文帝。北魏孝文帝元宏(原名拓跋宏),是古代杰出的少數(shù)民族政治家、改革家,聞言,也為之感動,派人把劉靈哲嫡母、景煥送回南方。嫡母與侄兒歸南后,劉靈哲將父親爵位讓與兄長之子。

南朝齊隆昌元年(494年),劉靈哲卒,享年四十九歲?!赌淆R書》評其“孝悌淳至,讓爵推財”,清代學者王士禛亦在《池北偶談》中稱“劉氏父子忠孝兩全,足為世范”。

德州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德州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德州新聞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德州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德州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鑒于本網發(fā)布稿件來源廣泛、數(shù)量較多,如因作者聯(lián)系方式不詳或其它原因未能與著作權擁有者取得聯(lián)系,著作權人發(fā)現(xiàn)本網轉載了其擁有著作權的作品時,請主動與本網聯(lián)系,提供相關證明材料,我網將及時處理。